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和藏传佛教的区别)
xj 2023-03-31
一、梵语称呼不同
1、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在印度的梵语是“Mahayana”,直白的意思是大的车乘。
2、小乘佛教:小乘佛教在印度的梵语是“Hinayana”,直白的意思是低端的车乘或个人行程。
二、思想不同
1、大乘佛教:大乘佛教核心思想之一是菩萨思想,宣扬修佛之人要立下弘誓,救度一切众生早脱生死轮回苦海,甚至自己未曾得度也可救度其他人修证比自己果位高的成就。
2、小乘佛教:小乘佛教是以知我完善和解脱为宗旨,讲究自己成就阿罗汉的最高果位,他们认为众生不可能通过自我修证成佛,佛只能是唯一的,就是释迦牟尼佛。
三、主张不同
1、大乘佛教:大乘佛教注重信仰和实践结合,形式灵活多样,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教义上追求“人法两空”,认为一切客观事物都可以修证为“空”,所谓“缘起性空”,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成,不存在本质实体,皆是虚幻假象而已。
2、小乘佛教:小乘佛教一般主张“我空法有”,虽然否定个人的主观精神,认为是空的,但对客观世界的否定却不彻底,一部分小乘佛教教义承认事物的基本组成因素有“极微”的存在,带有一定的唯物思想倾向。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小乘佛教
百度百科-大乘佛教
什么是大乘佛教?大乘佛教,指能将无量众生度到彼岸,佛教中用马车来比喻度众生的工具,大乘实际上也就是是大的车乘之意。与之相对应的还有小乘佛教,小乘佛教是指制度自己不管他人,在一个人没有拥有足够的智慧去救度他人的时候,就只能算是小乘佛教了。而大乘佛教不止度自己,还度他人。
什么是大乘佛教个人理解。
大乘佛教,就是自度度他,自觉觉他。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哦,共同觉悟。
所有众生来源于同一个本体,共同用心力维持着多姿多彩的万有宇宙,
大家从根本上无所谓得到和失去,只是在这个梦里当下的感受和视角不同。
大乘佛教本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积极地向一切众生奔走相告,让大家都晓得自己的来处和本自具足的富饶,从而获得
更好的生命体验。
一切自在,大自在。
什么叫大乘佛教大乘佛教亦称“大乘教”,略称"大乘”,梵文音译“摩诃衍那”、“摩诃衍”等。因能运载无量众生到达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故名。在佛教的声闻、缘觉和菩萨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萨乘(或佛乘)为大乘教法。历史上的北传佛教均以大乘为主。而现代一些学者狭义的大乘佛教则专指汉传佛教,并与南传、藏传(密乘)组成现代佛教的三大语系。

大乘佛教包括信、愿、行、证四个阶次的修学。大乘菩萨道修学,从十信位圆满后,入初住位的布施,然后进入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修六度,由于善知识摄受而入不退转住(第七住),亲证第八识如来藏心。自此后便有第十住见性、十行十回向后入初地,地地增上,最后在最后身菩萨时,坐菩提树下,成就四智圆明的佛果。
易行道的净土法门则以信愿念佛为主,净业三福为辅,仰承佛力往生得不退转后,再回娑婆修菩萨道直至成就无上菩提。 大乘佛法以亲证真心阿赖耶识为根本标的,在亲证真心后,便踏上内门修六度万行的菩萨道。菩萨以四摄法(布施、爱语、同事、利行)为方便摄受众生,修学三乘菩提,普度众生。

小乘教以罗汉的解脱为目标,大乘教则以菩萨道的圆满--成佛为目标。所以,菩萨之道,深广无尽,其主要内容为:菩萨,发菩提心,行六波罗蜜多,历十地而成佛。根据《大智度论》的三句话可以总括大乘:1.一切智智相应作意--一切智智即是无上菩提;2.大悲为上首--发大悲心以普济众生之苦;3.无所得为方便行--体证缘生空无我之义,忘我而为众生服役,严净国土。

大乘佛教以佛陀的遗留原则(三法印或进一步总结的一实相印),来发挥佛陀众生平等,慈航普度,自觉觉他,利益救度一切众生为目的之本怀--菩萨道的菩提心。
修持与教理体系上,大乘佛教更精深圆满,境界广大无艮,修行果位直趋无上菩提。大乘佛教的教义在小乘基础上,进一步开显了中道实相、八识与如来藏,六度万行与菩萨道,一心本净,众生平等众生亦可成佛等思想。从小乘的四谛、十二因缘到唯识学如来藏,三乘佛法一以惯之却在博大精深程度上节节增上,构成了完整的佛教体系。
[img]什么是小乘佛教,什么是大乘佛教佛祖涅槃后不到一年,佛弟子担心佛说的言语会被以讹传讹,于是发起了第一次结集活动,佛的大弟子迦叶召集500罗汉在七叶窟集中,由阿难负责背诵佛陀所说,其余罗汉予以鉴别认可(“如是我闻”一词就从此产生了)。与此同时,数万名比丘赶过来也要求参与,被迦叶拒绝了,于是比丘们也效仿罗汉们也另外结集,为了区分,罗汉们的结集就称之为“上座部佛法”;比丘们的结集就称之为“大众部佛法”。由于罗汉们和比丘们的知见不一样,于是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随后500年后,大众部出了一名高人:龙树菩萨,其创立的中观学派独领风骚400年,由于上座部佛教认为人不能修到“佛”的境界,只能修到“阿罗汉”境界,而大众部则贯彻佛开悟时所说“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宗旨,认为上座部最终只能成就自己像一艘小船,而大众部则可以度己度人,在成就自己的同时也可以成就他人,把自己定义为“大乘佛教”,把上座部佛教定义为“小乘佛教”,自此成为佛教中的两大最主要的流派。
什么是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主要区别在于:
1、在宗教学说体系上:
小乘基本上保持了释迦牟尼的遗教,着重伦理教诲,只以佛陀为导师而不是神,不拜偶像 ;大乘则接受了外道思想,修正了释迦牟尼的学说,以佛为神并有不同的化身和无边的法力,宣扬神异,造出各种偶像加以崇拜 。
2、在修道途径上:
小乘主张众生自救,人人都能经过修道而进涅槃,但不能人人成佛;大乘则主张不仅要自渡,还要兼渡他人,认为只要虔诚地信仰,人人皆可成佛(能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为佛)。
3、在哲学理论上:
小乘主张“我空法有”否定主观的真实性,但不彻底否认客观存在 ;大乘主张“法我皆空”,不仅否定了主观的真实性,也否定客观的真实性,是彻底的唯心主义。
4、要超脱生死轮回:
小乘认为必须自己切实修行,甚至要出家过乞讨度日的生活;而大乘主张信徒可以作为居士,照常过家庭生活、经营、布施,便可修功德,甚至只要诚心念佛,就可以超脱轮回。
扩展资料:
“大乘”是梵文“摩诃衍那”的意译。“摩诃”是“大”的意思,“衍那”是“乘载”(如车、船)或“道路”的意思。
大乘佛教自称能运载无数众生从生死大河的此岸,到达菩提涅槃的彼岸,成就佛果。主要经典有《般若经》、《维摩经》、《大般涅槃经》、《法华经》、《华严经》、《无量寿经》等。
大乘佛教在印度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
一、初期,约一世纪至五世纪,以宣扬“假有性空”的理论为主,逐步形成由龙树、提婆创始的中观学派。
二、中期,约五世纪至六世纪,以阐发“万法唯识”的佛经为主,从而形成由无著、世亲开创的瑜伽行派。
三、后期,约七世纪至是十三世纪,义学日益衰微,密教起而代之,以至在印度本土绝迹。从印度传出的大乘佛教,主要流传于中国、朝鲜、日本等国,属于北传佛教。
“小乘”是梵文“希那衍那”的意译。
大乘佛教兴起后,贬称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为“小乘”。后学术界沿用这一名词,不再含褒贬之义。
主要经典有《阿含经》等。小乘佛教也曾在中国流行过,到了隋唐逐渐衰落。现在小乘主要流传于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国,属于南传佛教。
以上就是网站小编空城旧忆据网络最新关于“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和藏传佛教的区别)”报道资料整理发布相关事件细节!转载请注明来
来探秘,本文标题: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和藏传佛教的区别)
本文地址:
/qiwenyishi/4608.html
- 上一篇:
- 下一篇: 如何开发大脑的潜能(如何开发大脑的潜能让自己变聪明)
- 热门文章
- 随机tag
-
中国最珍贵的佛经(中国最贵的佛珠) 世界主要食用作物的前三位(小麦水稻玉米) 用其所长(学有所用用其所长) 中国最响亮文化品牌(最具文化的品牌) 这就是街舞4暂定5月开录嘉宾王一博黄子韬 日本花魁地位有多高?想见面先过3关 1到50年结婚名称大全 最凶猛的中国动物(动物中最凶猛的动物) 举案齐眉(举案齐眉描述的是什么关系?) 军部不公开的灵异事件(军部不公开的灵异事 中国最燃拳头视频(中国最牛拳手) 1000000000钻字组词 测测你另一半的长相(测测你另一半的长相是 龙虾的血液是什么颜色 诺亚方舟最后停在哪?诺亚方舟停泊之地 家里放一物绝对没老鼠 西湖断桥为什么叫断桥 朱小北结局(朱小北最后和谁在一起) 包含汶川地震怎么还有裸尸的词条 中国最普遍的女人(中国的女人谁最漂亮?) 99.99红包不能乱发 徐姓名字大全(徐氏取名大全) 成功地保全了家人的性命 全球首富称遭勒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