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壮观的江(中国最壮观的景区)
xj
2023-04-05
长江三峡分别是什么?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市的奉节县,东至湖北省的宜昌市,全长205千米。自西向东主要有三个大的峡谷地段: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峡因而得名。三峡两岸高山对峙,崖壁陡峭,山峰一般高出江面1000---1500米。最窄处不足百米。三峡是由于这一地区地壳不断上升,长江水强烈下切而形成的。水力资源极为丰富。
长江三峡分别是什么峡?
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
长江三峡分别是哪三峡?
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采纳哦
长江三峡分别指哪三个?(
西起重庆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市南津关,全长193千米。沿途两岸奇峰陡立、峭壁对峙,自西向东依次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长江三峡分别是什么
长江三峡由西至东分别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我们通常说的长江三峡就是由这三大峡组成的。
瞿塘峡,又名夔[kuí]峡,雄踞长江三峡之首,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巫山县的大溪镇,虽然全长仅约8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最短的一个峡,却是最令人屏息的一段江峡。两岸峭壁千仞,一赤一白,红装素裹,格外分明。山体逼仄,紧束长江,山高流急,有“西控巴渝收万壑,东连荆楚压群山”的雄伟气势,自古就有“险莫若剑阁,雄莫若夔”之誉,以其奇、狭、险、峻的特色著称于世。
巫峡,长江三峡第二峡,在重庆巫山和湖北巴东两县境内,西起重庆市巫山县城东面的大宁河口,东至巴东县官渡口,全长46公里,有大峡之称,包括金蓝银甲峡和铁棺峡,峡谷特别幽深曲折,是长江横切巫山主脉背斜而形成的。巴东属段22公里,西起边域溪,东至县境官渡口镇,古又称巴峡。
西陵峡,因宜昌市的西陵山而得名,西起秭归县香溪口,东止宜昌市南津关,全长约76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谷,也是自然风光最为优美的峡段,以险峻闻名于世。
长江三峡指哪三个 分别个峡
重庆瞿塘峡、重庆巫峡、湖北西陵峡
长江三峡是由哪三部分组成的?
长江三峡是指在重庆市至湖北省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自白帝城至黛溪称瞿塘峡,巫山至巴东官渡口称巫峡,秭归的香溪至南津关称西陵峡。两岸山峰海拔1,000到1,500公尺,峭崖壁立,江面紧束,最窄处是长江三峡的入口夔门只有100公尺左右。水道曲折多险滩,舟行峡中,有「石出疑无路,云升别有天」的境界。长江三峡,中国10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40佳旅游景观之首。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是长江上最为奇秀壮丽的山水画廊,全长192公里,也就是常说的“大三峡”。除此之外还有大宁河的“小三峡”和马渡河的“小小三峡”。这里两岸高峰夹峙,港面狭窄曲折,港中滩礁棋布,水流汹涌湍急。“万山磅礴水泱漭,山环水抱争萦纡。激则岸山壁立如著斧,相间似欲两相扶。时则危崖屹立水中堵,港流阻塞路疑无。”郭沫若同志在《蜀道奇》一诗中,把峡区风光的雄奇秀逸,描绘得淋漓尽致。我国古代有一部名叫《水经注》的地理名著,是北魏时郦道元写的,书中有一段关于三峡的生动叙述:“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巖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cháng)!”。 三峡地跨两省。两岸崇山峻岭,悬崖绝壁,风光奇绝,两岸陡峭连绵的山峰,一般高出江面700-800米左右。江面最狭处有100米左右;随着规模巨大的三峡工程的兴建,这里更成了世界知名的旅游热线。 三峡旅游区优美景区众多,其中最著名的丰都鬼城,忠县石宝寨,云阳张飞庙,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巨集伟的三峡工程,大宁河小三峡等。 游三峡有三条路线可选:1、从重庆顺江而下快节奏地观赏三峡的奇特风光;2、从上海、南京、武汉逆流而上游览长江沿途美景;3、从三峡的东口宜昌出发饱览神奇美丽的长江三峡风光。长江三峡,无限风光。瞿塘峡的雄伟,巫峡的秀丽,西陵峡的险峻,还有三段峡谷中的大宁河、香溪、神农溪的神奇与古朴,使这驰名世界的山水画廊气象万千——这里的群峰,重巖叠嶂,峭壁对峙,烟笼雾锁;这里的江水,汹涌奔腾,惊涛拍岸,百折不回;这里的奇石,嶙峋峥嵘,千姿百态,似人若物;这里的溶洞,奇形怪状,空旷深邃,神秘莫测……三峡的一山 一水,一景一物,无不如诗如画,并伴随着许多美丽的神话和动人的传说,令人心驰神往。
长江三峡,包括什么什么和什么?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市南津关,全长193千米。沿途两岸奇峰陡立、峭壁对峙,自西向东依次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1]
重庆巫山县境内,有大宁河小三峡、马渡河小小三峡。长江沿线重庆境内,有“水下碑林”白鹤梁,“东方神曲之乡”丰都鬼城,建筑风格奇特的石宝寨、“巴蜀胜境”张飞庙、蜀汉皇帝刘备的托孤堂、龙骨坡巫山文化遗址等景观。
长江三峡指的是哪三峡
瞿塘峡、西陵峡和巫峡
长江三峡是什么意思
长江三峡,是中国第一大河流——长江上最神奇、最壮观的一段峡谷。它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段峡谷组成,西起巍巍巴山脚下的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全长193公里,其中峡谷段90公里。
三峡地貌奇特,风光旖旎,人文名胜驰名古今,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风景区。千万年来,长江三峡向世人展示着它那万古不朽的风姿。今天,由于地球上最大的水电站正在三峡中兴建,长江干流在三峡中被截流后,水位最大提高110米,达到海拔175米。三峡中的部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将被淹没,同时,也将产生一批新的景观。
瞿塘峡亦称夔峡,西起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巫山县的大溪镇,全长8公里,以其雄伟壮观著称。
巫峡自巫山县城东的大宁河口起,到湖北省巴东县的官渡口止,全长46公里,以幽深秀丽擅奇天下。巫峡分东西两段,西段由金盔银甲峡、箭穿峡组成,东段由铁棺峡、门扇峡组成。峡中多云雾,古人留下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绝唱。
西陵峡西自宜昌市秭归县的香溪口,东到宜昌城头的南津关,全长66公里。由庙南宽谷把它分割成东西两段峡谷,依次为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崆岭峡、灯影峡、黄猫峡等,峡内多险滩急流。
雅鲁藏布江雅鲁藏布江
雅鲁藏布江全长2900多千米,奔流于“世界屋脊”的南部,流域面积93.5万平方千米。这是一条国际性水系。雅鲁藏布江在我国境内长2057千米,在我国名流大川中位居第五;流域面积24.048万平方千米,居全国第六;流出国境处的年径流量为1400亿立方米,次于长江、珠江,居全国第三。
地上天河
雅江源头
雅鲁藏布江上源为杰马央宗曲,源出于喜马拉雅山中段北坡的一系列冰川,由西向东,穿行西藏日喀则、拉萨、山南、林芝四个地市23个县,先后接纳喀藏布、年楚河、拉萨河、尼洋河等主要支流后,切过喜马拉雅山脉东端的洛渝地区,向南流入印度的萨地亚,称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入孟加拉国后又改称贾木纳河。河水在孟加拉国戈阿隆多市附近与恒河汇合,最后注入印度洋的孟加拉湾。雅鲁藏布江河床高度大都在海拔3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天河。
雅鲁藏布江的南面耸立着世界上最高、最年轻的喜马拉雅山,北面为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脉。南北之间为藏南谷地,藏语称之为“罗卡”,意为“南方”,谷地呈一东西走向的宽阔低缓地带,雅鲁藏布江就静静地流淌在这一谷地里。与谷地的地貌相一致,雅鲁藏布江流域东西狭长,南北窄短。东西最大长度约1500千米,而南北最大宽度只有290千米。
雅鲁藏布江的源头在哪里?从19世纪末开始,不少国内学者就曾前往河源区考察。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结论很不一致。1975年,中国科学院组织了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再次进入河源区,终于探明杰马央宗曲为雅鲁藏布江的正源。
源头海拔5590米,河源区由杰马央宗曲和库比藏布两河组成。在两河源头有杰马央宗冰川、夏布嘎冰川、昂若冰川、阿色甲果冰川等,构成了巨大的固体水库。由于冰川退缩成大面积冰碛物,谷地呈浅“U”形。经测量,无论是流域面积、河长还是流量,杰马央宗曲均应为主源。杰马央宗曲冰峰林立,拥抱着谷地。冰峰上面,冉冉升起的云雾,像透明的羽纱在半空中轻轻地飘动。
水浅河清的上游
从主源杰马央宗曲至里孜为上游段,全长268千米,集水面积26570平方千米,河谷宽达1~10千米,常年有水流的河道宽仅30~40米,水深不足1米,河水清澈。在桑木张汇合南源库比藏布后称马泉,向东流到萨噶县的里孜。
整个上游段水道曲折分散,湖塘星罗棋布,水很浅,清澈见底。河谷两侧草类茂盛,每逢花开时节,显得分外艳丽悦目。这里人烟稀少,却是野生动物的世外桃源。性喜群居的野牦牛,往往结伴上百只在雪线附近觅食。善于奔跑的藏羚羊、岩羊等比比皆是。此外,藏野驴、藏豺、高原狐、雪豹、鼠兔和旱獭等一些珍贵动物在谷地悠然自得,和平共处。马泉河谷地还栖息着许多可供观赏的名贵鸟类。清澈的河水中,游弋着许多高原上特有的细鳞鱼。
支流众多的中游
里孜以下,经拉孜、日喀则、曲水、泽当到米林县的派乡为中游段,全长1340千米,支流众多,集水面积163951平方千米。中游河谷宽窄相间,一束一放,犹如串珠。在宽谷段,谷底宽达2~8千米,有河漫滩,也有高出水面10~20米的阶地。水流平缓,河道平均坡降1‰以下。在峡谷段,河谷呈“V”型,两岸山体陡峻,谷底宽50~100米,水流湍急。宽窄相间的河谷为水能资源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游河段汇集了雅鲁藏布江的主要支流,水量充沛,江宽水深,为高原航运提供了有利条件。皮船和木船可以从西边的拉孜,通至东边的泽当,长约400千米,是世界上最高的通航河段。由支流冲积的拉萨、日喀则等河谷平原,海拔都在4100米以下,一般宽2~3千米或6~7千米,长可达数十千米。这里日照充足,灌溉条件好,无霜期120~150天,人烟稠密,是西藏最重要、最富庶的农业区,素有西藏“粮仓”之称。作物以青稞、马铃薯、小麦为主。
峡谷密布的下游
从米林县的派乡到巴昔卡附近是雅鲁藏布江的下游段,河长496千米,集水面积49959平方千米。滔滔江水从米林县里龙附近开始逐渐折向东北流,经派乡转为北东流向,至帕隆藏布汇入后,骤灰急转南流,进入连续的高山峡谷段,经巴昔卡流入印度。在大拐弯顶部两侧,有海拔7151米和7756米的加拉白垒峰和南迦巴瓦峰。从南迦巴瓦峰到雅鲁藏布江水面垂直高差达7100米,可称为世界上切割最深的峡谷,这便是著名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这里江面狭窄,河床滩礁棋布,江水流急浪高,响声隆隆,蔚为壮观。
雅江文明
西藏文明的摇篮
天上有一条银河,地上有一条天河。被称为“天河”的雅鲁藏布江,从雪山冰峰间流出,奔向藏南谷地,使这一带花红草绿。繁衍生息于此的藏族人民,创造出绚丽灿烂的藏族文化。
雅鲁藏布江孕育出的古代文化源远流长,新石器时代文化以林芝、墨脱为代表。林芝县曾采集到石器、陶片等遗物。墨脱县雅鲁藏布江江西岸河谷阶地的六个地点,收集到的磨制工具有斧、锛、凿等种类。
新石器时代晚期,西藏各地形成了许多部落。活动于雅鲁藏布江中游的雅砻部落,由于自然条件优越,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私有制破土而出,逐步进入了人类文明的大门。
古老的雅砻河没有汹涌的波涛、磅礴的气势,从源头到注入雅鲁藏布江的河口,全长不过6.7千米。河床亦不宽,中、下游一带只有10米左右,有些地方似乎可以撑杆横越。在万里高原的大川巨流面前,雅砻河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条默默无闻的小溪。然而,正是这一条普通的河,曾经孕育过百万藏胞的祖先,成为西藏文明历史的发源地。
藏传佛教
从公元7世纪,佛教开始传入西藏起,便得到吐番王室和上层贵族的大力支持,开展了佛教西藏化运动,使传入西藏的大乘佛教具有了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地方特征,习称藏传佛教。藏语对僧人等称为“喇嘛”(意为上师),故藏传佛教又俗称为喇嘛教。喇嘛教分为许多教派,主要有格鲁派(格鲁意为善规。该派僧人头带黄色僧帽,俗称黄教)、宁玛教(红教)、噶举教(白教)和萨加派(花教)。这些教派都为西藏的历史和文明作出过自己的贡献。而寺庙宫观不仅成为藏传佛教影响世俗的中心,而且其本身就凝聚了藏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成为藏文化的象征。
雅鲁藏布江流域寺庙林立,无论是在峡谷溪涧之旁,还是在深山野林之中,都可听到悠悠的古刹钟声。藏民一代接着一代,从不懂事的小孩开始,就被带到寺庙,接受寺庙文化的熏陶。在众多的寺庙宫观中,布达拉宫与扎什伦布寺是最有代表性的。
雅江奇观
雅鲁藏布大峡谷
雅鲁藏布江下游,江水绕行南迦巴瓦峰,峰回路转,作巨大马蹄形转弯,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峡谷。1994年,中国科学家们对大峡谷进行了科学论证,以综合的指标,确认雅鲁藏布干流上的这个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据国家测绘局公布的数据:这个大峡谷北起米林县的大渡卡村(海拔2880米),南到墨脱县巴措卡村(海拔115米),全长504.6公里,最深处6009米,平均深度2268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曾被列为世界之最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深1800米,长440公里)和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深3203米),都不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等量齐观。新华通讯社向全世界及时报道了这一消息,全球为之轰动。
1998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批准:大峡谷的科学正名为“雅鲁藏布大峡谷”,罗马字母拼为Yarlung Zangbo Daxiagu。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被科学界称作是本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发现之一。它是中国几代科学家经过长期艰辛努力后蓦然发现的。在此之前的二十多年间,众多学科的中国科学家曾先后8次进入该地区进行综合性科学考察。
1998年10月下旬至12月初,由科学家、新闻工作者和登山队员组成的科学探险考察队,历时40多天,穿行近600公里,在深山密林、悬崖陡峭、水流湍急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区域开展了异常艰辛的科学探险考察活动,获取了大最科学资料,领略和探索了世界第一大峡谷的奇观,实现了人类首次徒步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历史壮举。
在40多天的徒步穿越考察中,有关专家在大峡谷地区精确测绘了大峡谷的深度和谷底宽度,掌握了极为重要的实测数据。地质、水文、植物、昆虫、冰川、地貌等方面,也都取得了丰富的科学资料和数千种标本样品,为大峡谷的资源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尤为值得称道的是,此次考察中不仅确认了雅鲁藏布江干流上存在的瀑布群及其数量和位置,而且发现了大面积濒危珍稀植物——红豆杉、昆虫家族中的“活化石”——缺翅目昆虫。
科学考察证实,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带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山地,是“植物类型天然博物馆”、“生物资源的基因宝库”。同时,大峡谷处于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俯冲的东北挤角,地质现象多种多样,堪称罕见的“地质博物馆”。
雅鲁藏布大峡谷对世人有着神奇的魅力,独特的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我们祖国的珍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珍贵自然遗产。
《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已于2000年4月通过专家评审。这标志着雅鲁藏布大峡谷即将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总体规划》中,西藏的有关专家和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们对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带的动植物保护、地质地貌保护等都作了非常详细的规划,划分了各个保护区域和保护物种,制定了完美的保护措施,拟议中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自然保护区,总面积9600多平方公里,人口1.49万人。
峡谷瀑布
科学考察发现,雅鲁藏布江干流存在4个巨大的瀑布群。在大峡谷核心河段,从西兴拉往下到迫隆藏布汇入口扎曲的20余公里河段内,峡谷多处急转弯,河床特别陡峻,坡降平均达到23°‰,实测峡谷嵌入基岩的河槽最狭处仅35米,洪枯水位高差达到21米。
绒扎瀑布群
位于距迫隆藏布汇入口约6公里的干流河床上,海拔1680米;瀑布群共有7级,最大瀑布相对高30米,宽50米,在相距200米之间形成总落差100多米,江面上浪花四溅,涛声轰鸣,彩虹时隐时现。“绒扎”在门巴语中的意思是峡谷之根。
秋古都龙瀑布
位于跑迫隆藏布汇入口14.6公里的主干河床上,海拔1890米,最大者相对高差15米,宽40米左右;主体瀑布上下600米的河床上还现有3处2—4米高的小瀑布和5处跌水;主体瀑布南岸陡壁上,有1条宽1米、长50米的河岸瀑布,飞瀑从高山上直接泻入雅鲁藏布江,景象壮观。
藏布巴东瀑布
实际为两个瀑布群。位于西兴拉山下、距迫隆藏布汇入口约20公里河床上,海拔2140米;在相距600米的河床上,这里出现两处瀑布,分别高35米(瀑布群二)和33米(瀑布群一),前者宽仅35米,为雅鲁藏布大峡谷中最大的河床瀑布。
此外,在白马狗熊以下河床上,本世纪20年代英国植物学家F.K.Ward提到的“虹霞瀑布”,考察时证实遗址只剩下4处跌水残留。专家认为可能是1950年8月15日发生的8.5级地震使它消失的。瀑布群的概念,是中国科学家在对雅鲁藏布大峡谷进行实地考察和测量之后首次提出的。
在这么短的范围内,在大江干流上形成多级大瀑布,这在中国是首次发现,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专家认为,根据掌握的数据,这些瀑布的形成都不过几十年的事,这表明青藏高原在大峡谷地区的地质构造运动十分强烈,4处瀑布群均属于基岩形,显然形成于新的地质构造运动,也说明这里是大峡谷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区域。雅鲁藏布大峡谷瀑布群在世界河流峡谷中构成罕见的自然奇观。它们作为珍贵的自然资源,首先在水力和旅游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潜在价值,在科研上也具有重要意义。
塔各加喷泉
西藏高原,冰雪覆盖。然而就在这冰天雪地之中,却有许多热蒸汽由泉眼中喷涌而出,滚烫灼人,直冲云霄。这种奇异的景象,就是地热的显示。它是大地母亲赋予西藏高原特有的自然风采。地热显示的种类繁多,有水热爆炸、高原沸泉、地热蒸汽、沸泥泉、热水河等。而最为壮丽的,当数雅鲁藏布江边的间歇喷泉了。
雅鲁藏布江上游的昂仁县,有一个名叫塔各加的地方。这里热区水温高达85~86℃的沸泉口有近百个,其中有四处间歇期不同、喷发形式各异的间歇喷泉。每次喷发之前,泉口的水位缓缓上升,随着一阵巨大的吼声,高温汽水流突然冲出泉口,腾空而起,形成直径2米左右的汽水柱,无风时,水柱顶部汽柱可高达40~50米。喷发时间长的有10多分钟,然后渐渐回落。刚平静下来,猛地,水流又一次冲出泉口,呼啸而出。这样反复数次,直到最后完全停止。间接喷泉的猝然喷发,激动人心的声势,喷发和休止的交替变幻,蔚为奇观。
藤网桥
在雅鲁藏布江的下游,江水湍急。大江中,礁石犬牙交错,江岸又高又陡,高山夹着深谷,地形十分险峻。这一带的江面既不能渡船,也不能架桥。为了社会交往,住在这一带的珞巴族、门巴族和藏族人民,就利用山上的藤条,编织成了藤网桥。山藤十分耐磨、耐拉,当地人们把它用来摆荡,从一个山头摆到另一个山头,从一条河涧荡到另一条河涧。藤网桥是将数股细藤绞成粗藤,再用数根粗藤为径,拴系在河两岸的树上,然后用细藤在粗藤上编织成网架成的。这样,尽管摇摇晃晃,但人们可以拉着上面的粗藤,脚踩在下面的藤网上,自由地来往。藤网桥已成为雅鲁藏布江上一个奇特的人文景观。
雅江珍宝
红豆杉
据考察,天然红豆杉林分布在雅鲁藏布大峡谷海拔2500至3200米之间的广大地区,分布面积达上千平方公里。当地红豆杉最大单株树高30米多,胸径最大1.5米以上。一些生长良好的幼树已是红果累累,令科学家们欣喜不已。
红豆杉以其美丽漂亮的树冠成为一种珍贵和旅游观赏树种。近来年,其珍贵、奇特的药用价值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关注。它所含有的紫杉醇,对癌症等疑难病症有良好的疗效,应用开发前景可观。
野生原始天然红豆杉林在世界上分布不多,中国此前也只有在云南、四川等少数区域有所发现,像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这样大面积保存完好的天然红豆杉林实属罕见。因此具有特殊的意义。国家有关部门将在该地区对天然红豆杉林进行专项考察,并建立红豆杉林自然保护区,以利于科学、合理地保护这一珍贵的野生生物资源。
缺翅目昆虫
在雅鲁藏布大峡谷,科学家们还意外地发现了缺翅目昆虫。缺翅目昆虫是一种原始的昆虫,是昆虫家族中的活化石,原本生活在非洲等地赤道附近及南北回归线热带雨林中,后随澳洲板块、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拼合漂移,目前在世界其他地区已经灭绝,仅在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殊环境中残存下来。
缺翅目昆虫的发现,表明大峡谷地区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特殊的生态环境,对于生物地理格局的分布情况和变迁历史等许多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水利资源
雅鲁藏布江支流众多,集水面积大于2000平方千米的有14条。集水面积大于10000平方千米的有5条,即多雄藏布、年楚河、拉萨河、尼洋曲和帕隆藏布。其中除年楚河居于右岸外,其余都分布在左岸。因此,雅鲁藏布江水系的水力资源极为丰富。
雅鲁藏布江干流水能天然蕴藏最达7911.6万千瓦,仅次于长江,居我国各大河的第二次。单位河水水能蕴藏量为每千米3.85万千瓦,居我国各大河之首。其中87%的水力资源集中在下游峡谷,从派乡到巴昔卡落差2725米,天然水能蕴藏量达6880万千瓦,相当于全国的1/10。如果在峡谷区的派乡到希让段,以长隧道穿过喜马拉雅山引水发电,则在直线距离不足40千米的范围内,就能获得2000米以上的落差,其水力资源蕴藏量之丰富由此可见。
雅鲁藏布江流域虽比松花江流域纬度低,然而海拔较松花江流域高,气温低,冰雪融水较多,年平均水温反比松花江低1℃左右。但干流大部分河段冬季时不封冻,这也给利用大江潜在的水利资源提供了便利条件。
森林资源
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森林资源非常丰富,除了有濒危珍稀的红豆杉,在波密、察隅、珞瑜等地,海涛般的森林随着山峦起伏。有原始森林264.4万公顷,木材蓄积量8.84亿立方米。茫茫林海中,树龄200多年的云杉,平均直径有92厘米,平均树高57米,有的高达80米,直径2.5米,一棵树就可出60立方米的木材。
沿着朗县、米林顺雅鲁藏布江而下,常在阳坡看到株株古柏,塔形的树冠,翠绿的树叶,以及那挺拔的树干历历在目,这就是西藏特有的古树——雅鲁藏布江柏木,亦称巨柏。林芝县的柏木自然保护区,是一片巨柏纯木,是西藏重点保护的活化石,树高平均44米,围径平均1.5米。林缘处最大的一株,胸径4.46米,树高46米,树冠投影占地面积近700平方米,树龄达2500年。巨柏枝干苍劲,树冠浓郁,气势雄伟。内地人叹为观止的“汉柏”、唐柏“,同林芝这历经25个世纪沧桑变化的古柏比起来,实在是不足为道。
雅鲁藏布江流域有高等植物2000多种,含木本植物100多种、药用植物和真菌植物165种,其中有虫草、灵芝、猴头、天麻、雪莲、红景天、贝母、松茸等,可以说是一座天然的高原植物宝库。
钱塘江潮的历史一、钱江潮的来历
范仲淹写过一首钱江潮的诗
观赏钱塘秋潮,早在汉、魏、六朝时就已蔚成风气,至唐、宋时,此风更盛。相传农历8月18日,是潮神的生日,故潮峰最高。南宋朝廷曾经规定,这一天在钱塘江上校阅水师,以后相沿成习,八月十八逐渐成为观潮节。北宋诗人潘阆的《酒泉子》中写道: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这首诗便是当年“弄潮”与“观潮”活动的真实写照。
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三大涌潮之一,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钱塘一望浪波连,顷刻狂澜横眼前;看似平常江水里,蕴藏能量可惊天”。潮头初临时,江面闪现出一条白练,伴之以隆隆的声响,潮头由远而近,飞驰而来,潮头推拥,鸣声如雷,顷刻间,潮峰耸起一面三四米高的水墙直立于江面,喷珠溅玉,势如万马奔腾。观潮始于汉魏,盛于唐宋,历经2000余年,已成为当地的习俗。
钱塘江大潮:钱塘潮(Qiantang Tide)——最壮观的海潮。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涌潮地有三处:山东青州涌潮、广陵涛和钱塘潮。而在世界上,钱塘潮是世界三大涌潮之一,分别是印度恒河潮,亚马孙潮与钱塘潮。
清费饧璜(1664-年)《广陵涛辩》云:“春秋时,潮盛于山东,汉及六朝盛于广陵。唐、宋以后,潮盛于浙江,盖地气自北而南,有真知其然者”。
钱塘潮比广陵涛出现的时间晚一些,至迟在东汉就已形成。王充《论衡·书虚篇》提到“浙江、山阴江、上虞江皆有涛”。又说当时钱塘浙江“皆立子胥之庙,盖欲慰其恨心,止其猛涛也”。但是,王充只说“广陵曲江有涛,文人赋之”,没有说赋钱塘江潮。可见,东汉时,钱塘潮远没有广陵涛出名。估计,当时还未形成钱塘观潮风俗。
二、钱塘江的历史
文化渊源 钱塘江是吴越分野之地,其中杭州位于钱塘江南北两岸,可称“吴越并载之”。
有相关证据表明,位于钱塘江南岸的杭州萧山,是吴越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吴越文化是钱塘江文化的根基和母体。
吴越文化“海纳百川、兼容并蓄,聪慧机敏、灵动睿智,经世致用、务实求真,敢为人先、超越自我”的特征为钱塘江文化的发展打下深刻烙印。钱塘江文化先天秉承了吴越文化的气质。
在钱塘江流域广大的区域内还分布着良渚文化、南宋文化、西湖文化等多个区域文化。他们千姿百态,具有明显山水地域色彩,极富文化特色。
作为玉文化的代表的良渚文化历史悠远,其“祥和、图腾”的特点,为其增添了厚重而朴实的色调。 南宋文化中的“世俗化、市井化”特色,与江河渡头结合,便有了如七堡茶馆、笕桥老街的风韵;西湖文化“精致、和谐”的特征也融进了钱塘江文化,诞生了《富春山居图》这样的巨作;运河咿呀的摇撸声与放排人的山歌共鸣。
这些无不对钱塘江文化起着有益的补充和借鉴。钱塘江文化继承了良渚文化和南宋文化的特色,在与西湖文化和运河文化的共融中又有着自身的创新和发展,同时更具“大气、开放”的特质。
钱塘江流域名人荟萃,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钱塘江流域涌现出科学家王充、文学家王国维、历史人物孙权、陈硕真、当代画家叶浅予、作家郁达夫、革命文艺家夏衍等。
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尽显钱塘江山水的魅力。历代无数名人游历钱塘江山水,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文。
弄潮儿一词,本是宋代钱塘江涨潮时,对“浮潮头而戏弄”者的昵称。弄潮儿指的就是朝夕与潮水周旋的水手或在潮中戏水的少年人。
钱江潮闻名天下,弄潮儿勇搏激流、拼搏进取的精神逐步演化出 “弄潮儿”精神。“竞奔不息,永立潮头”正是这种精神构成了钱塘江文化的精髓和灵魂。
扩展资料: 钱塘江是中国浙江省第一大河,发源于安徽省黄山,流经安徽、浙江二省,古名“浙江”,亦名“折江”或“之江”,最早见名于《山海经》,其流域是越国和吴越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河流全长688千米,流域面积5.56万平方千米,占省域面积的一半以上。
年均流量442.5亿立方米,河口潮汐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472万千瓦特。钱塘江潮被誉为“天下第一潮”。
钱塘江其正源(北源)新安江出自安徽省徽州地区休宁县青芝埭尖,进入浙江后经过淳安县,在建德市梅城镇会合钱塘江的南源兰江。南源兰江各段分别称为马金溪、常山港、衢江、兰江。
两江汇合后称富春江,又流经桐庐县、富阳区至杭州市区,杭州以下始称钱塘江,此后为萧山区、海宁市、上虞区等的界河,在海盐县与慈溪市之间注入杭州湾。曹娥江被认为是钱塘江最后一个大支流。
钱塘江的主要支流有兰江-衢江、分水江、浦阳江及曹娥江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钱塘江。
三、气势磅礴的钱塘江大潮是怎样的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这是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对钱塘江潮的赞美,也是最简略的写实。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日,人们会从四面八方赶 来浙江海宁盐官镇的钱塘江的大堤上,观看钱塘江大潮的奇观。
登上钱塘 江大堤,只见潮水从天水一线的远方似一群洁白的天鹅排成一线,展翅飞来,稍近,又似乎变成了亿万条银白色的带鱼在宽阔的江面上追逐跳跃, 不一会儿,浪潮越涌越高,白浪滔天,酷似万匹白色骏马奔腾咆哮,刹那 间,一堵数米高的“水墙”,以排山倒海之势,翻卷奔腾而来。整个江面白浪滔天,汹涌澎湃,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钱塘江大潮。
潮头高度可达3.5米, 潮差可达9米。钱塘江潮来势凶猛,人称“涌潮”、“怒潮”或暴涨潮。
四、钱塘江大潮资料
钱塘潮(Qiantang Tide)——最壮观的海潮 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涌潮有三处:山东青州涌潮、广陵涛和钱塘潮。
清费饧璜(1664-?年)《广陵涛辩》云:“春秋时,潮盛于山东,汉及六 钱塘潮 朝盛于广陵。唐、宋以后,潮盛于浙江,盖地气自北而南,有真知其然者”。
钱塘潮比广陵涛出现的时间晚一些,至迟在东汉就已形成。王充《论衡·书虚篇》提到“浙江、山阴江、上虞江皆有涛”。
又说当时钱唐浙江“皆立子胥之庙,盖欲慰其恨心,止其猛涛也”。但是,王充只说“广陵曲江有涛,文人赋之”,没有说赋钱塘江潮。
可见,东汉时,钱塘潮远没有广陵涛出名。估计,当时还未形成钱塘观潮风俗。
编辑本段钱江潮成因 天时:农历八月十六日至十八日,太阳、月球、地球几乎在一直线上,所以这天海水受到的潮引力(月球、太阳或其他天体对地球上单位质量物体的引力和对地心单位质量物体的引力之差,或地球绕地-月(日)质心运动所产生的惯性离心力与月(日)引力的合力。)最大。
地利:跟钱塘江口状似喇叭形有关。钱塘江南岸赭山以东近50万亩围垦大地象半岛似地挡住江口,使钱塘江赭山至外十 说明图 二工段酷似肚大口小的瓶子,潮水易进难退,杭州湾外口宽达100公里,到外十二工段仅宽几公里,江口东段河床又突然上升,滩高水浅,当大量潮水从钱塘江口涌进来时,由于江面迅速缩小,使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就只好后浪推前浪,层层相叠。
其次还跟钱塘江水下多沉沙有关,这些沉沙对潮流起阻挡和摩擦作用,使潮水前坡变陡,速度减缓,从而形成后浪赶前浪,一浪叠一浪涌。 风势: 沿海一带常刮东南风,风向与潮水方向大体一致,助长了潮势。
最著名的钱江潮形成在萧山南阳 钱塘江南岸萧山南阳的赭山美女坝和海宁市的盐官镇为观看钱江潮最佳景区。在美女坝观赏的主要是“回头潮”。
“美女二回头”回头潮是指急速前进的潮水,遇到丁坝等人工阻碍物后形成的潮水。 位于钱江南岸萧山南阳的赭山湾是钱塘江口一个向南凹进的大河湾。
这里,有一道长约500米的"丁字坝"直插江心,宛如一只力挽狂澜的巨臂。当涌潮西行至此,全线与围堤成一锐角扑来,坝头以内的潮头同坝身、围堤构成直角三角形,潮头线两端受阻,分别沿坝身和围堤向直角顶点逼进,最终在坝根“嘣”一声怒吼,涌浪如突兀而起的醒狮,化成一股水柱,直冲云霄,高达十余米。
由于大坝的横江阻拦,直立的潮水又折身返回,形成一个"卷起沙堆似雪堆"的奇特回头潮。而此时江水前来后涌,上下翻卷,奔腾不息。
在南阳的赭山美女坝不仅会产生回头潮,还会产生"冲天潮"现象,冲天潮这是发生于堤、坝相交处的特种潮。是近景潮中最具欣赏魅力的潮。
潮水如同被网兜兜住一样,在堤坝相交转弯角的处,潮水“哗”一声碰撞巨响,潮头直冲云天。上进起一股水柱,低者二、三米,高者可达十多米。
清谭吉璁《棹歌》诗“赭山潮势接天来,捍海塘东石囤摧。”冲天潮由此得名。
编辑本段钱塘潮特色 交叉潮 钱塘潮 距杭州湾55千米有一个叫大缺口的地方是观看十字交叉潮的绝佳地点。由于长期的泥沙淤积,在江中形成一沙洲,将从杭州湾传来的潮波分成两股,即东潮和南潮,两股潮头在绕过沙洲后,就像两兄弟一样交叉相抱,形成变化多端、异常壮观的交叉潮,呈现出“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的壮观景象。
两股潮在相碰的瞬间,激起一股水柱,高达数丈,浪花飞溅,惊心动魄。待到水柱落回江面,两股潮头已经呈十字形展现在江面上,并迅速向西奔驰。
同时交叉点像雪崩似的迅速朝北转移,撞在顺直的海塘上,激起一团巨大的水花,跌落在塘顶上,吓得观潮人纷纷尖叫着避开。 一线潮 钱塘潮 看过大缺口的交叉潮之后,建议您赶快驱车到盐官,等待观看一线潮。
未见潮影,先闻潮声。耳边传来轰隆隆的巨响,江面仍是风平浪静。
响声越来越大,犹如擂起万面战鼓,震耳欲聋。远处,雾蒙蒙的江面出现一条白线,迅速西移,犹如“素练横江,漫漫平沙起白虹”。
再近,白线变成了一堵水墙,逐渐升高,“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横在浪花中”。随着一堵白墙的迅速向前推移,涌潮来到眼前,有万马奔腾之势,雷霆万钧之力,势不可挡。
一线潮并非只有盐官才有哩。凡江道顺直,没有沙州的地方,潮头均呈一线,但都不如盐官好看。
原因是盐官位与河槽宽度向上游急剧收缩之后的不远处,东、南两股潮交会后刚好成一直线,潮能集中,潮头特别高,通常为1—2米,有时可达3米以上。气势磅礴,潮景壮观。
回头潮 钱塘潮 从盐官逆流而上的潮水,将到达下一个观潮景点老盐仓。老盐仓的地理环境不同于盐官,盐官河道顺直,涌潮毫无阻挡向西挺进,而老盐仓的河道上,出于围垦和保护海塘的需要,建有一条长达660米的拦河丁坝,咆哮而来的潮水遇到障碍后将被反射折回,在那里它猛烈撞击对面的堤坝,然后以泰山压顶之势翻卷回头,落到西进的急流上,形成一排“雪山”,风驰电掣地向东回奔,声如狮吼,惊天动地,这就是回头潮。
钱塘江大潮,白天有白天波澜壮阔的气势,晚上有晚上的诗情画意;看潮是一种乐趣,听潮是一种遐想。难怪有人说“钱塘郭。
五、钱塘江大潮有哪些悠久历史资料也行 超急 上课用拜托
钱塘江大潮 [编辑本段] 钱塘潮(Qiantang Tide)——最壮观的海潮 简介 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涌潮有三处:山东青州涌潮、广陵涛和钱塘潮。
清费饧璜(1664-?年)《广陵涛辩》云:“春秋时,潮盛于山东,汉及六朝盛于广陵。唐、宋以后,潮盛于浙江,盖地气自北而南,有真知其然者”。
钱塘潮比广陵涛出现的时间晚一些,至迟在东汉就已形成。王充《论衡·书虚篇》提到“浙江、山阴江、上虞江皆有涛”。
又说当时钱唐浙江“皆立子胥之庙,盖欲慰其恨心,止其猛涛也”。但是,王充只说“广陵曲江有涛,文人赋之”,没有说赋钱塘江潮。
可见,东汉时,钱塘潮远没有广陵涛出名。估计,当时还形成钱塘观潮风俗。
钱江潮成因 雄伟壮观的钱江潮成因除月、日引力影响外,还跟钱塘江口状似喇叭形有关。钱塘 江南岸赭山以东近50万亩围垦大地象半岛似地挡住江口,使钱塘江赭山至外十二工段酷似肚大口小的瓶子,潮水易进难退,杭州湾外口宽达100公里,到外十二工段仅宽几公里,江口东段河床又突然上升,滩高水浅,当大量潮水从钱塘江口涌进来时,由于江面迅速缩小,使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就只好后浪推前浪,前浪跑不快,后浪追上,层层相叠。
其次还跟钱塘江水下多沉沙有关,这些沉沙对潮流起阻挡和摩擦作用,使潮水前坡变陡,速度减缓,从而形成后浪赶前浪,一浪叠一浪,一浪高一浪涌潮。 钱塘潮的故事 原先钱塘江的潮来时,跟其他各地的江潮一样,既没有潮头,也没有声音的。
有一年,钱塘江边来了一个巨人,这个巨人真高大,一迈步就从江这边跨到江那边了。他住在萧山县境内的蜀山上,引火烧盐。
人们不晓得他叫什么名字,因为他住在钱塘江边,就叫他为钱大王。钱大王力气很大,他打着自己的那条铁扁担,常常挑些大石块来放在江边,过不多久,就堆起了一座一座的山。
一天, 他去挑自己在蜀山上烧了三年零三个月的盐。可是,这些盐只够他装一头,因此他在扁担的另一头系上块大石,放上肩去试试正好,就挑起来,跨到江北岸来了。
这时候,天气热,钱大王因为才吃过午饭,有些累了,便放下担子歇歇,没想到竟打起瞌睡来。正巧,东海龙王这时出来巡江,潮水涨起来了。
涨呀涨的,竟涨到岸上来,把钱大王这头盐慢慢都溶化了。东海龙王闻闻,水里哪来这股咸味呀,而且愈来愈咸,愈来愈咸。
他受不了,返身就逃,没想逃到海洋里,把海洋的水都弄咸了。这位钱大王呢,睡了一觉,两眼一睁,看见扁担一头的石头还放在硖石(就是现在的名的硖石山),而另一头的盐却没有了! 钱大王找来找去,找不着盐,一低头,闻到江里有咸味,他想:哦,怪不得盐没有了,原来被东海龙王偷去了。
于是他举起扁担就打海水。一扁担打得大小鱼儿都震死;两扁担打得江底翻了身;三扁担打得东海龙王冒出水面求饶命。
东海龙王战战兢兢地问钱大王,究竟为什么发这样大的脾气。钱大王说:“你把我的盐偷到什么地方去了?”东海龙王这才明白海水变咸的原因。
连忙赔了罪,就把自己怎样巡江,怎样把钱大王的盐无意中溶化了,使得海洋的水也咸起来的事情,一一说了。 钱大王心里好气呀,真想举起铁扁担,一下把东海龙王砸烂了才甘心。
东海龙王慌得连连叩头求饶,并答应用海水晒出盐来赔偿钱大王;以后涨潮的时候就叫起来,免得钱大王再睡着了听不见。钱大王听听这两个条件还不错,便饶了东海龙王,把自己的扁担向杭州湾口一放,说:“以后潮水来就从这里叫起!”东海龙王连连答应,钱大王这才高高兴兴地走了。
从那个时候起,潮水一进杭州湾,就伸起脖子,“哗哗哗”地喊叫着,涨到钱大王坐过的地方,脖子伸得顶高,叫得顶响。这个地方就是如今的海宁。
举世闻名的“钱江潮”就是这样来的。 钱塘潮的特色 交叉潮 距杭州湾55千米有一个叫大缺口的地方是观看十字交叉潮的绝佳地点。
由于长期的泥沙淤积,在江中形成一沙洲,将从杭州湾传来的潮波分成两股,即东潮和南潮,两股潮头在绕过沙洲后,就像两兄弟一样交叉相抱,形成变化多端、壮观异常的交叉潮,呈现出“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的壮观景象。两股潮在相碰的瞬间,激起一股水柱,高达数丈,浪花飞溅,惊心动魄。
待到水柱落回江面,两股潮头已经呈十字形展现在江面上,并迅速向西奔驰。同时交叉点像雪崩似的迅速朝北转移,撞在顺直的海塘上,激起一团巨大的水花,跌落在塘顶上,吓得观潮人纷纷尖叫着避开。
一线潮 看过大缺口的交叉潮之后,建议您赶快驱车到盐官,等待观看一线潮。未见潮影,先闻潮声。
耳边传来轰隆隆的巨响,江面仍是风平浪静。响声越来越大,犹如擂起万面战鼓,震耳欲聋。
远处,雾蒙蒙的江面出现一条白线,迅速西移,犹如“素练横江,漫漫平沙起白虹”。再近,白线变成了一堵水墙,逐渐升高,“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横在浪花中”。
随着一堵白墙的迅速向前推移,涌潮来到眼前,有万马奔腾之势,雷霆万钧之力,锐不可当。 一线潮并非只有盐官才有。
凡江道顺直,没有沙州的地方,潮头均呈一线,但都不如盐官好看。原因是盐官位与河槽宽度向上游急剧收缩之后的不远处,东、南两股潮交会后刚好成一直。
六、钱塘江大潮资料
1. 钱塘江大潮是三大涌潮之一,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
2. 浙江省海宁盐官镇为观潮第一胜地(最佳观潮胜地),故亦称"海宁潮"。
3. 钱塘江大潮:钱塘潮(Qiantang Bore)——最壮观的海潮。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涌潮地有三处:山东青州涌潮、广陵涛和钱塘潮。而在世界上,钱塘潮是世界三大涌潮之一, 这三潮分别是印度恒河潮,巴西亚马逊潮与中国钱塘潮。
4. 诗云:“钱塘一望浪波连,顷刻狂澜横眼前;看似平常江水里,蕴藏能量可惊天。” 潮头初临时,江面闪现出一条白线,伴之以隆隆的声响,潮头由远而近,飞驰而来,潮头推拥,鸣声如雷,顷刻间,潮峰耸起一面三四米高的水墙直立于江面,喷珠溅玉,势如万马奔腾。观潮始于汉魏,盛于唐宋,历经2000余年,已成为当地的习俗。
5. 清费饧璜(1664-年)《广陵涛辩》云:“春秋时,潮盛于山东,汉及六朝盛于广陵。唐、宋以后,潮盛于浙江,盖地气自北而南,有真知其然者”。
6. 钱塘潮比广陵涛出现的时间晚一些,至迟在东汉就已形成。王充《论衡·书虚篇》提到“浙江、山阴江、上虞江皆有涛”。又说当时钱塘浙江“皆立子胥之庙,盖欲慰其恨心,止其猛涛也”。但是,王充只说“广陵曲江有涛,文人赋之”,没有说赋钱塘江潮。可见,东汉时,钱塘潮远没有广陵涛出名。估计,当时还未形成钱塘观潮风俗。
[img] 以上就是网站小编空城旧忆据网络最新关于“中国最壮观的江(中国最壮观的景区)”报道资料整理发布相关事件细节!转载请注明来
来探秘,本文标题:中国最壮观的江(中国最壮观的景区)
本文地址:
/shijiezhizui/9219.html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国最相思的古诗(中国最相思的古诗有哪些)
- 热门文章
- 随机tag
-
宝宝起名字测试打分(宝宝起名打分免费测试 世界上最宝贵的行星(世界上最珍贵的星球) 内卷是什么意思(内卷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 西秦(西秦腔二犯这一曲调出自) 卢沟桥事变简介及时间 黄家驹怎么去世的(黄家驹怎么了) 关于中国最向往的县的信息 高僧分析蓝可儿(蓝可儿高人分析) 女孩英文名(女孩英文名字简单好听) 游戏名字女 寸金难买寸光阴的意思(寸金难买寸光阴的意 如何诞生的 世界上最过瘾的车祸(世界上最惨的车祸现场 澳大利亚虎鲨(澳大利亚虎鲨视频) 梦见别人的血(梦见别人的血流在自己身上是 老人活不过十天的征兆 4大方法化解霉运(可以带护身符) 如何测名字好坏(如何测名字好坏最准确) 无奈花落去(梦里花落) 北京天上人间(北京天上人间的幕后老板是谁 wangming(网名大全2023) 唐肃宗一生在平战乱中度过没留下任何宏伟战 在线起名(在线起名生成器12) 在线取名打分(在线起名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