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奇异的导弹(中国最神秘的导弹)
xj 2023-04-09
两弹一星的元勋有:王淦昌、赵九章、郭永怀、钱学森、钱三强、王大珩、彭桓武、任新民、陈芳允、黄纬禄、屠守锷、吴自良、钱骥、程开甲、杨嘉墀、王希季、姚桐斌、陈能宽、邓稼先、朱光亚、于敏、孙家栋、周光召。
1、王淦昌
王淦昌(1907.05.28~1998.12.10)生于江苏常熟,核物理学家,中国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的奠基者。
王淦昌作为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科学技术领导人之一、核武器研究试验工作的开拓者,在从事核武器研制期间,指导并参加了中国原子弹、氢弹研制工作。他是原子弹冷试验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指导了中国第一次地下核试验,领导并具体组织了中国第二、第三次地下核试验。
主持指导的爆轰物理试验、炸药工艺、近区核爆炸探测、抗电磁干扰、抗核加固技术和激光模拟核爆炸试验等方面都取得重要成果。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2、赵九章
赵九章(1907.10.15~1968.10.26)生于河南开封,地球物理学家和气象学家。是中国地球物理和空间物理的开拓者,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组织者和奠基人之一。
赵九章对大气科学、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倡导和开拓中国地球科学数学物理化和新技术化的先驱。在气团分析、信风带热力学、大气长波斜压不稳定、大气准定常活动中心、有关带电粒子和外层空间磁场的物理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是奠基性的。
先后创立了不少地球科学研究机构,并开辟了许多新研究领域,如气球探空、臭氧观测、海浪观测、云雾物理观测、探空火箭和人造地球卫星等,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对中国地球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郭永怀
郭永怀(1909.04.04~1968.12.05)空气动力学家,生于山东省荣成县,他是中国大陆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郭永怀长期从事航空工程研究,发现了上临界马赫数,发展了奇异摄动理论中的变形坐标法,即国际上公认的PLK方法,倡导了中国高速空气动力学、电磁流体力学和爆炸力学等新兴学科的研究。担负国防科学研究的业务领导工作,为发展中国核弹与导弹等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4、钱学森
钱学森(1911.12.11~ 2009.10.31)浙江杭州人,汉族,195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学位,中将军衔,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中国火箭之父”,“导弹之王”,2007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1956年初,钱学森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同时,钱学森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
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
在钱学森的努力带领下,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5、钱三强
钱三强(1913.10.16~1992.06.28)浙江湖州人,原子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能事业的主要奠基人和组织领导者之一。
钱三强在核物理研究中获多项重要成果,特别是发现重原子核三分裂、四分裂现象并对三分裂机制作了科学的解释。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立、发展和“两弹”研制作出了突出贡献。在组织推动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的科学研究及国际合作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6、王大珩
王大珩(1915.02.26~2011.7.21)光学专家,生于江苏吴县。中国光学界的主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
王大珩先生对中国技术光学、激光、光学计量、光学玻璃和光学工程等研究较深,指导研制成功多种光学观察设备,为中国应用光学、光学工程、光学精密机械、空间光学、激光科学和计量科学的创建和发展做出杰出贡献。
7、彭桓武
彭桓武(1915.10.06~2007.02.28)理论物理学家,生于吉林长春。在英国爱丁堡大学获博士学位。
彭桓武长期从事理论物理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先后在中国开展了关于原子核、钢锭快速加热工艺、反应堆理论和工程设计以及临界安全等多方面研究。对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对中国第一代原子弹和氢弹的研究和理论设计作出了重要贡献。
8、任新民
任新民(1915.12.05~2017.02.12)航天技术和火箭发动机专家,安徽宁国人,中国导弹与航天事业开创人之一,曾任卫星工程总设计师。
任新民领导和参加了第一个自行设计的液体中近程弹道式地地导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领导组织了中程、中远程、远程液体弹道式地地导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试验;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远程弹道式导弹的飞行实验,任首区总指挥;
组织研制“长征1号”运载火箭;组织氢氧发动机、“长征3号”运载火箭和整个通信卫星工程的研制试验;领导组织了用“长征3号”运载火箭把“亚洲一号”通信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担任“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总工程师等。曾获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项、求是基金杰出科学家奖,获中国载人航天工作突出贡献者功勋奖章、“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等。
9、陈芳允
陈芳允(1916.04.03~2000.04.29)无线电电子学家,浙江黄岩人。1964年至1965年,提出方案并参与研制出原子弹爆炸测试仪器,并为人造卫星上天作出了贡献。
陈芳允长期从事无线电电子学及电子和空间系统工程的科学研究和开发工作。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8年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
10、黄纬禄
黄纬禄(1916.12.18~ 2011.11.23)安徽省芜湖人,自动控制和导弹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曾任中国液体战略导弹控制系统的总设计师。
黄纬禄长期从事导弹武器系统研制工作,他成功的领导中国第一发固体潜地战略导弹的研制。他提出“一弹两用”设想,将潜地导弹搬上岸,研制成功陆基机动固体战略导弹武器系统,这两个型号的研制成功,为中国固体战略导弹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探索出中国固体火箭的研制规律,填补了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空白。
11、屠守锷
屠守锷(1917.12.05~2012.12.15)浙江湖州人,火箭技术和结构强度专家。曾任地空导弹型号的副总设计师,远程洲际导弹和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总设计师。
屠守锷同志早年从事飞机结构力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后投身我国导弹与航天事业,长期从事导弹与火箭总体技术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工作,对导弹研制过程中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大型航天工程方案的决策、指挥及组织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开拓者之一。
12、吴自良
吴自良(1917.12.25~2008.05.24)材料学家,生于浙江浦江县。1948年获美国卡内基理工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在分离铀235同位素方面作出突出贡献。
吴自良从事苏联低合金钢40X代用品的研究,领导并完成了铀同位素分离用“甲种分离膜”的研制任务,研究钢中过渡族元素Mn、Cr、Mo、V、Ti和氮的s-i交互内耗峰,澄清了过去文献中许多争论和谬误,发现膜的增氧速度,端赖于垂直c-轴单晶的位错管道所提供的快速氧输运过程。
13、钱骥
钱骥(1917.12.27~1983.08.28)江苏金坛人。地球物理与空间物理学家、气象学家、航天专家。
钱骥作为我国空间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领导卫星总体、结构、天线、遥测、电源、环境模拟等卫星关键技术研究,提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方案设想》的报告;参与制订星际航行发展规划,提出多项有关开展人造卫星研制的新技术预研课题,为我国空间技术早期的发展做了很多开拓性工作;
同时为返回式卫星的研制做了大量技术和组织领导工作,并力促返回式卫星资料为国民经济服务,经过他的辛勤努力,使中国气象卫星、通信卫星等型号研制工作加快了步伐。
14、程开甲
程开甲(1918.08.03~ 2018.11.17)江苏吴江人,核武器技术专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开拓者之一、核武器试验事业的创始人之一,核试验总体技术的设计者。
20世纪60年代,程开甲建立发展了中国核爆炸理论,系统阐明了大气层核爆炸和地下核爆炸过程的物理现象及其产生、发展规律,并在历次核试验中不断验证完善,成为中国核试验总体设计、安全论证、测试诊断和效应研究的重要依据。
以该理论为指导,创立了核爆炸效应研究领域,建立完善不同方式核试验的技术路线、安全规范和技术措施;领导并推进了中国核试验技术体系的建立和科学发展,指导建立核试验测试诊断的基本框架,研究解决核试验的关键技术难题,满足了不断提高的核试验需求,支持了中国核武器设计改进和作战运用。
15、杨嘉墀
杨嘉墀(1919.07~2006.06.11)江苏省吴江县人,中国航天科技专家和自动控制专家、自动检测学的奠基者。领导和参加了卫星总体及自动控制系统研制。
杨嘉墀长期致力于中国自动化技术和航天技术的研究发展。参与制定中国空间技术发展规划。领导和参加包括第一颗卫星在内的多种卫星的总体及自动控制系统的研制,返回式卫星和东方红一号卫星。30多年来,多次参与中国空间计划方案论证工作。主持人造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发展。在三轴稳定的返回式卫星和科学探测卫星的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
16、王希季
王希季(1921~ )卫星和卫星返回技术专家,生于昆明。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获硕士学位。任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
王希季中国早期从事火箭及航天器的研制和组织者之一。中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气象火箭、生物火箭和高空试验火箭的技术负责人;提出中国第一颗卫星运载火箭“长征一号”的技术方案,并主持该型运载火箭初样阶段的研制;主持核试验取样系列火箭的研制。
曾任返回式卫星的总设计师,负责制定研制方案,采用先进技术,研究卫星返回的关键技术;任小卫星首席专家,双星计划工程总设计师等职。
17、姚桐斌
姚桐斌(1922.09.03~1968.06.08)江苏省无锡人,导弹和航天材料与工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材料、工艺技术研究所的主要创建者、领导者。
1962年,姚桐斌组织制定了国防部五院材料工艺的研究方向,并按“材料要先行”的要求,安排组织材料工艺的预先研究。在此前后的4年中,他除向国内各兄弟单位提出大量研究课题外,在所内开展的研究课题500多项。
领导和指导锰基钎料合金的研制和钎焊工艺研究课题,研制成国产一号及二号锰基钎料,并以钎焊结构取代了中国液体火箭发动机的老式焊接结构。主持了液体火箭发动机材料的振动疲劳破坏问题和液体火箭焊接结构的振动疲劳破坏问题的研究,并应用到型号的研制工作上,对火箭部件的设计、选材和制造起了指导性的作用。
18、陈能宽
陈能宽(1923~2016.05.27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家,生于湖南慈利县。1960年以后从事原子弹、氢弹及核武器的发展研制。
陈能宽长期从事金属物理和材料科学方面研究工作。在多种金属单晶体形变、再结晶及该材料在高温高压下的行为方面,解决了一系列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对我国技术科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交叉学科的工程物理研究方面,为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从事爆轰物理、炸药工艺与炸药物理化学、特殊材料冶金、实验核物理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和组织领导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19、邓稼先
邓稼先(1924.06.25~1986.07.29)安徽怀宁人,理论物理学家,核物理学家。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领导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
邓稼先不仅注重科技实验,还格外注重对科学理论的及时梳理和总结。邓稼先和周光召合写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研究总结》,是一部核武器理论设计开创性的基础巨著,它总结了百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这部著作不仅对以后的理论设计起到指导作用,而且还是培养科研人员入门的教科书。
邓稼先对高温高压状态方程的研究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培养年轻的科研人员,他还写了电动力学、等离子体物理、球面聚心爆轰波理论等许多讲义,即使在担任院长重任以后,他还在工作之余着手编写“量子场论”和“群论”。
20、朱光亚
朱光亚(1924.12.25~ 2011.02.26)核物理学家,湖北武汉人。1957年后从事核反应堆的研究工作。1994年中国工程院成立,朱光亚出任工程院首任院长。
朱光亚早期主要从事核物理、原子能技术方面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20世纪50年代末,负责并组织领导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设计、制造与试验工作,参与领导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组织领导了禁核试条件下中国核武器技术持续发展研究、军备控制研究及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等工作,为中国核科技事业和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21、于敏
于敏(1926.08.16~2019.01.16)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60年底开始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2015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于敏在中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此后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对中国核武器进一步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从20世纪70年代起,在倡导、推动若干高科技项目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2、孙家栋
孙家栋(1929~ )辽宁复县人,长期领导中国人造卫星事业,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上世纪60年代,孙家栋受命为卫星计划技术总负责人,2017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孙家栋是中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为中国突破卫星基本技术、卫星返回技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发射和定点技术、导航卫星组网技术和深空探测基本技术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创建和发展中国人造卫星总体技术、卫星航天工程管理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作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
23、周光召
周光召(1929.05.15~ )湖南长沙人,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学家。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工作,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
周光召参与并领导了爆炸物理、辐射流体力学、高温高压物理、二维流体力学、中子物理等研究工作。1976年以后,他组织领导了对相互作用统一、 CP破坏、非线性σ模型、有效拉氏量理论、超对称性破缺、量子场论的大范围拓扑性质及其与反常的联系等理论研究工作。严格证明了CP破坏的一个重要定理,并简明地推导出赝矢量流部分守恒定理(PCAC),成为国际公认的PCAC的奠基者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两弹一星
[img]中国的核弹之父是谁?中国核弹之父是王淦昌。
王淦昌(1907年5月28日-1998年12月10日),男,出生于江苏常熟,核物理学家、中国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王淦昌参与了中国原子弹、氢弹原理突破及核武器研制的试验研究和组织领导,是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曾荣获两项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等奖项。
科研成就
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领导并参加了有关宇宙线的研究。他与肖健共同领导筹建位于云南落雪山海拔3185米处的中国第一个高山宇宙线实验室。在他们领导下,在高山实验室安装了自行设计建造的磁云雾室。实验室于1954年建成,开始观察宇宙线与物质相互作用。共搜集到700多个奇异粒子事例,研究了奇异粒子性质,使我国在宇宙线方面的研究进入当时国际先进行列。
1964年独立地提出了用激光打靶实现核聚变的设想,是世界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理论和研究的创始人之一,也使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科研工作走在当时世界各国的前列。在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了反西格马负超子。
路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世界上有几个国家拥有?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是指在弹道导弹的飞行中段,也就是在大气层外实施拦截的技术。世界上只有中国、美国和日本进行过类似中段反导拦截试验。
“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通俗地讲是预警系统对目标进行早期预警,在大气层外进行捕获。所谓“中段”则是按导弹发射过程划分的。由于导弹从发射到命中目标要经历三个飞行阶段:即初始段、中段和末段。中段反导拦截就是说在导弹的中段即大气层外飞行过程中将其拦截。
中段是弹道导弹飞行高度最高、速度极快的一段,在理论上拦截难度比“爱国者”防空系统更高,因此试验的意义很重大。陆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是从陆地发射平台对敌方弹道导弹进行探测和跟踪,然后从地上或海上发射拦截器,在敌方系统曾弹道导弹尚未到达目标之前,在其飞行弹道中段,也就是太空中对其进行拦截并将其战斗部摧毁。
弹道导弹的飞行是抛物线状的,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导弹从发射架发射到导弹飞出大气层的过程,这个阶段是在大气层内的飞行,一般称为导弹的上升段。
第二个阶段就是导弹飞出大气层外,在大气层外向目标区域飞行的过程,一般称为飞行中段。
第三个阶段就是导弹到达目标区域上空附近,重返大气层,命中目标的过程,一般称为重返大气层阶段或再入段。
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是指在弹道导弹的飞行中段,也就是在大气层外实施拦截的技术。
作用奇特的云爆弹是怎样的呢?一枚巡航导弹腾云驾火,直向目标飞去。准确地在目标区上空爆炸。可是非常奇怪,这枚导弹不仅爆炸的声音很小,而且没有摧毁任何目标。更奇怪的是,在目标区很快形成了云雾。正当人们诧异时,突然,目标区出现了强烈的闪光和巨大的声响,刚才的那团云雾发生了剧烈爆炸。当硝烟散尽时,只见目标区内设置的试验物荡然无存。
这便是被称为“会爆炸的云雾”的燃料空气弹爆炸时的情景。
什么是燃料空气弹呢?
一般的炮弹的装药是普通炸药,化学弹的装药是各种毒剂,燃烧弹的装药是燃烧剂。燃料空气弹顾名思义,也因它的装药是燃料空气而得名。燃料空气炸药是用低温、高压的办法将一些易挥发的碳氢化合物,如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甲烷、丙烷、丙乙烯、丙炔、环氧丙烯等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变成液体而成的。把燃料空气炸药装入弹体内,再配以引信,即成为燃料空气弹。
在实战使用时,燃料空气弹通过发射装置或飞机投掷在目标上空,离地面一定高度(通常1.2米左右),在弹体触杆引信的作用下破碎,弹体内燃料被均匀地抛撒在空气中,与空气混合成高几米,直径十几米,厚几米的燃料气溶云雾,经过0.12秒到0.15秒的时间,云雾引信起爆,使整个燃料气溶胶云雾爆炸,产生高温、高压,形成强烈的冲击波。冲击波的超压峰值可达50~60公斤/平方厘米,并以2000米/秒的速度传播,其速率比核爆炸的冲击波还快;爆炸时还产生1000~2000℃高温;同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含量分别大于12%和1.5%,比人能够承受的含量分别大23倍和750倍),造成一定空间在短时间内缺氧,使人窒息。在冲击波、高温和高浓度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作用下,一定范围内的工事、武器装备、建筑物被毁,地雷及其他弹药被引爆,人员遭到杀伤。一枚巡航导弹型燃料空气弹对目标的破坏半径达到500米,其威力已接近于超小型核弹。
由于燃料空气弹的装药和爆炸原理及杀伤破坏作用有许多特点,故对它有多种称谓:有的按其装药称“油气弹”;有的按其爆炸前形成一定高度、直径和厚度的燃料气溶胶云,称“云爆弹”;有的则从燃料空气弹爆炸具有夺氧的特点,能使人因缺氧而窒息,又叫“窒息弹”。
由于燃料空气弹具有很大的杀伤破坏力,在未来战争中,它将被广泛运用于各种作战行动中。
摧毁坚固工事和隐蔽的有生力量。燃料空气弹爆后产生的高速、高压冲击波,不仅可摧毁对方的坚固工事和各种建筑物,而且由于燃料气溶胶云团的比重大,能向低洼处流动,加之爆炸时具有夺氧的特性,故对隐蔽在堑壕、掩体及密闭性不良的掩蔽工事、坑道、车辆内的人员或武器装备有独特杀伤破坏作用。一枚燃料空气炸弹对堑壕内人员的杀伤面积相当于等重的普通榴弹10倍以上。
在防步兵、防坦克雷场中开辟通路。随着地雷在战役和战斗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迫切需要解决快速、大面积开辟通路的手段。燃料空气弹就能满足这一要求。一枚燃料空气炸弹对地雷的诱爆效力相当于等重量的普通榴弹的80倍。直升机投掷一枚燃料空气炸弹,可在地雷场中开辟一条10~12米宽、200米长的通路。一门300毫米火箭炮一次齐射发射的燃料空气弹,可在地雷场中开辟数条8~10米宽、150~200米长的通路。
破坏工程设施和大型武器装备。由于燃料空气弹破坏威力大,在不使用核武器的条件下,它是破坏机场、车站、码头、舰艇等地面水面目标的有效兵器。
神盾是什么意思神盾就是很厉害的盾,很厉害的防御,防护等。比如神盾局就是保护地球安全的
十大最怪异军事实验是哪些间谍猫
用机器猫从事间谍活动你可能听说过,但真猫干这种事情相信你一定难以置信吧,这也是美国情报部门的另一个馊主意。如果你想不到这一点,那么就需要对你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人好好地思考一下了。上世纪60年代,中情局曾抛出了这样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概念:将小猫变成窃听装置,带到苏联阵营搞窃听。
具体设想:这一计划出台的前前后后以及原因可能让人难以想得通,毕竟小猫向来给人一种乖巧、可爱的形象,与搞窃听似乎一点不沾边。尽管如此,经过一再的改进,最后的计划是在猫身上植入电池和麦克风,将根天线从它的尾巴插进去,接着放开“间谍猫”,蹲在不被人注意的角落从事窃听活动。
错误之处:研究人员发现,一旦你将电池、麦克风和天线插入小猫体内,这个可爱的小精灵根本经不起这么折腾,受到的伤害无法在短期内复原,可能由此一命呜呼。所以,在投入数百万美元研究经费和多年的刻苦研究中,中情局将他们的“间谍猫”放到了试验场,任凭出租车从它身上碾过去。这一项目就此夭折,再也没有人谈起过它。
臭气弹
另一种控制人群的非致命性武器,也是心理武器——臭气弹(malodorant)。这是一种爆炸后散发难以想象的恶臭气味的小炸弹。臭气弹的气味比腐烂的肉、下水道的污水更难闻,令人作呕。
具体设想:美国军方数十年来一直在从事臭气弹的研究。大量气味被申请了专利,包括人大便散发的气味,这不禁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幻想,毕竟正常人每天都要大便,而我们则可以坐收渔翁之利,不出家门就能收获大笔版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些勇猛无畏的战士发明了戏称“我是谁?”(Who Me?)的武器,让德国人闻上去比巴士上其他乘客更臭,用来驱散德国人,令他们蒙受奇耻大辱。
美国也有他们自己的计划,称为“美国政府标准浴室恶臭”,显然这一计划的做法更加恶劣,经历过这一武器“洗礼”的人片刻后即开始大喊。据记载,臭气弹被描述为散发着各种难闻气味参杂在一起的味道,可以想象一下,这种感觉跟掉进茅厕差不多。有报道称,它能在空中形成一幅漫画似的臭味图案,从地面可以看得见。军方认为,此举同我们上完厕所,将便便扔向别人的做法一样引起混乱。
错误之处:尽管臭气弹这种武器尚在开发之中,但事实是,从历史上讲,它们的效果不怎么样,因为最后你可能就像是闻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臭屁。回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我是谁?”并不能当作打击德军士气的有效武器,因为它不仅令目标发出恶臭,还令投弹者本人以及炸弹爆炸撒下臭气的整个地区也臭气熏天。臭气好比一个薄情寡义的情妇,只会见异思迁,没有忠心可言。
疼痛射线
主动拒止系统(通常被称为疼痛光束“Pain Ray”)是通过在特定频率上发射微波来工作的,它可以使被攻击人员的皮肤有灼热感,但不会致命。这种系统被设计用作一种人群控制方式,正如其名称透露的意思一样,它会引发疼痛,但是在远距离。
具体设想:在某种环境下,美军一般不会让士兵距离危险太近,但同时又不希望用埋伏于某处的狙击手射杀带头闹事的罪魁祸首,因为这会使美军面临巨大的舆论压力。非致命性武器就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一方面它能告诫人群武器的威力,一方面又不会致他们于死地,近年来变得尤其受欢迎。
了解到这一点,主动拒止系统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这种远程武器以某种高频率发射电磁辐射光束,在500码远的距离逐渐将目标皮肤上面的水分子加热至令其“兴奋”的温度,用一种听上去舒服的话说,就是“用微波加热你”,只不过不以一种永久性损坏人体健康的方式实现。也许吧!
错误之处: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问题,他们正在开发这种武器,而且也发挥了作用。美军早在10多年前就开始开发主动拒止系统,经过了大量的测试和实验,美军似乎渴望将它们尽快部署到伊拉克战场。由于缺少对主动拒绝系统的长期影响以及人体长期暴露在这种武器下所受伤害的调查,有人对这是否是伟大的概念提出了质疑——因为没人愿意让自己的眼睛暴露在电磁辐射光束下,尝试一下它的滋味。这种武器名为致痛光束,不是彩虹射手。它不是用来驱散你,而是驱散愤怒的暴徒的。
同性恋炸弹
美军曾希望研制出同性恋炸弹
说到“伟大”的军事计划,从将石块扔向其他猿类的第一个猿人,到拥有激光器和纳米蝇蛆的未来武器,相信没有任何计划比得上“同性恋炸弹”这么“伟大”。“同性恋炸弹”确实“声如其名”:一种能通过同性恋将敌人撕成碎片的武器,再准确点儿说,就是同性恋武器化。
具体设想:俄亥俄州赖特实验室向五角大楼提出了一系列非致命性武器,毕竟,控制混乱人群的方法在今天可谓“供不应求”,而催泪瓦斯则只能像嬉皮士和珠帘一样摆酷,关键时候总掉链子。有人忽发奇想:为什么不将引起性欲的化学药品喷洒到目标身上,使所有敌人的士兵排着长队,争相等待对方骑在他们身上?想必大家一看就明白,提出这种荒唐建议的人本身就是深谙其道的同性恋。
错误之处:在理论上讲,敌人在同身体强壮、欲望同样强烈的“同道中人”野地里“肉搏”之后,战斗力肯定会下降,这可能是事实。但是,无论科学怎么发展,迄今都没有使发生在一群男人身上的这一幕。很显然,“如何实现”在此不是赖特实验室的工作。
这个实验室曾推荐过其他令人匪夷所思的武器,这些武器能使臭虫和啮齿动物攻击敌人,让他们发出令人作呕的呼吸,或让他们浑身上下发着恶臭,这样的话,就不能藏身于普通大众之中。老调重弹,如果从事这种活动的方式确实存在,那么一切都好办,但问题是这一幕遥遥无期。尽管如此,五角大楼直到七年后才废除了这一概念,而个中原因显然是普通人更难以想象的。
星际之门
稍显遗憾的是,“星际之门”计划(Stargate Project)与我们想象中的美国特工与装扮成埃及各路神仙的外星人之间的混战毫无关系,只是中央情报局与一个2000万美元馊主意说再见的特有方式,但因此得到一个向孙子辈述说的有趣故事。该计划是中情局研究心理遥测是否属实的努力,因为如果确有此事,那么就会令侦察活动变得如探囊取物般轻而易举。
具体设想:显然,美国的对手在冷战时期投入巨资用于超自然研究,如果他们确实在悄悄从事这种研究,中情局同样不希望坐以待毙,打算在敌人派出一些能通过意识置美国总统于死地的特异功能人员之前,来一个先下手为强。中情局在上世纪70年代启动了“星际之门”计划,组建了一支由科学教派推荐的心理学天才组成的队伍,欲对敌人实施先发制人打击。
错误之处:25年后,中情局才意识到,苏联人可能根本不存在什么神经/远程观测计划。但此刻为时已晚,他们白忙乎了一场。“星际之门”计划直到1995年才取消。对“星际之门”合法性进行调查的一份报告这样总结说:尽管远程观测者能够获取一些正确的细节,但他们还在从事不着边际的工作,导致他们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实际上,许多人表示,“星际之门”计划其实好比将一帮流浪汉聚在一处,让他们成天发挥想象的空间,胡乱猜想,甚至于看到地图上有一堆骆驼粪便,他们就会发出找到敌人巢穴的惊人论断。嗨,我们提到五角大楼投入2000万美元找到了什么吗?不要垂头丧气了,别忘了,苏联人可是投入了5亿卢布,才发现同样一件事的真相。
哈巴谷计划
当温斯顿·邱吉尔希望给敌人重创时,他将目光瞄准了天空。实际上,他真正锁定的目标是海洋,也就是建造一个永不沉没的“岛屿”——Holy Fuck。后来,这项计划被更名为“哈巴谷计划”(哈巴谷是希伯来的先知)。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艘航空母舰或者一座冰山。
太阳枪
从空中摧毁敌人是每一个愤怒的小学四年级学生和科学教派成员梦寐以求的事情。但很多人绝对不会想到,这也是纳粹的一个梦想,他们认为空间站和死亡光线“双管齐下”便可产生毁灭性的杀伤力。
具体设想:为了实现这个有点种族屠杀味道的疯狂想法,纳粹的物理学家开始着手进行研究。根据他们的设想,首先要做的便是把一面巨大的镜子送入轨道。这面计划用大约100万吨金属钠制成的超级镜子能够把城市烧成灰烬,将敌方的水库变成蒸炉,同时让所有无辜平民变成熏肉。巨型镜子将安装在由纳粹太空人操纵的空间站上,他们会穿上磁靴克服无重状态,依靠空间站上独特的工具制氧,依靠太阳能蒸汽发电机提供电力。除此之外,空间站上还设有提供油炸食品的自助餐厅和必不可少的娱乐室。
错误之处:纳粹并没有采取行动让这一梦想成为现实,真正着手去做的反而是盟军。当清楚地意识到胜利的天平已向我们这边倾斜时,美国人便开始接纳背井离乡的德国科学家以及他们的想法,其中就包括太阳枪这个大胆的代表。很显然,为了成功研制太阳枪这种难于置信的武器,我们有太多的障碍需要克服。即使到了2008年,我们仍没有研制出这个可怕的东西,更不用提将它送上天了。但有必要提醒读者注意,美国人实际上很想拥有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具体设想:制造一艘永不沉没的航母绝对能够让敌人陷入一种恐慌,出于这种考虑,英国人提出了哈巴谷计划。根据这项计划,航母将由冰制成——谁也别想把冰块击沉——长达2000英尺,甲板到龙骨的高度为200英尺,内壁厚40英尺,排水量高达200万吨,相比之下,海军当前的尼米兹级航母排水量也不过10万吨。因此,我们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它,那就是“大”。
但事实证明冰并不是建造航母的一个完全可行的材料,在此之后,英国人开始将目光转向一种奇异材料Pykrete——实际上就是冰与木头混合后的浆状物,子弹击中这种材料后会发生偏斜。毫无疑问,哈巴谷计划是任何人听说过的最为疯狂的想法,但它最终没有成为现实。
错误之处:实际上,加拿大曾经制造过一个小型的永不沉没的航母,它的重量只有1000吨,长仅60英尺。但这艘迷你航母的出现证明,英国人当年提出的哈巴谷计划是可以实现的。据悉,让这个鬼东西彻底融化得需要三个夏天。而制造实体大小的模型更是需要7000万美元、8000人和8个月时间才能完成。最终完成的航母速度只有6节(6海里/小时),不管,不管到了什么地方,它都不过是一个可笑的冰山罢了。
鸽子计划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令盟军痛苦的事情莫过于经常不能对敌军进行有效轰炸。对自控导弹导航系统被干扰,这意味着很多目标最后未能击中,更不用说摧毁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军方必须找到一种新的不会被干扰的导航方式。
具体设想:使用鸽子这种大胆想法是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提出来的,他是一名了不起的心理学家,所有Psych101(一门精神分析课程)学生最喜欢从他那里获得睡眠辅助。根据他的设想,军方应当将一只鸽子放进炸弹,同时为它准备一个标注目标方位的显示屏。飞行过程中,鸽子可立即确定飞行线路,方式是用嘴啄屏幕中央的目标图像。这样一来,导弹便可准确轰击纳粹的老巢。
错误之处:虽然鸽子计划几经修改,但军方最终还是选择放弃。一些人认为,这种方式太过不可思议,训练鸽子所需要的时间也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除此之外,军方也同样面临其它问题,例如导弹的射程——由于鸽子不得不看到自己正在啄的东西,它们必须使用一个光学系统。如果导弹飞得太远偏离规定路线,鸽子便不得不对自己以及导弹进行调整。另一个问题则是,这是一枚让鸽子充当“向导”的导弹。发射之后,鸽子很有可能“不服从命令听指挥”甚至擅作主张,这时候,导弹的命运便很难预测,谁也无法不知道它将飞往何处。
大亨计划
众所周知,突破敌人的防御阵地通常是很难办到的。遇到混凝土构筑的工事时更是如此,例如第三帝国大西洋防线的部分防御阵地。面对这种形势,英国人提出了所谓的“大亨”计划。对于“什么能够让我们的炸弹具有更可怕的威力”这个问题,“大亨”计划算得上一个答案,但这种想法却显得有些疯狂,甚至是愚蠢。
具体设想:为了能够在混凝土墙壁上炸出一个坦克大小的洞,他们制造了两个巨大的木轮,木轮中间连着一个装满炸药的鼓。在每一个木轮上,他们还绑上了火箭,用来为木轮提供前进动力。在这些家伙的帮助下,木轮的时速可达到60英里左右。我们不得不说的是,现实生活往往模拟艺术作品。有时候,军方也会从“大笨狼怀尔”系列动画中获得灵感并加以模仿,英国人冒出这样一种荒诞的想法便是最好的佐证。
错误之处:读者可以大胆猜测一下。在试验过程中,充当发动机的火箭经常与车轮“分手”,致使整个结构崩溃并最终翻倒在地。很显然,英国人必须采取大量安全措施。为此,他们又绑上了更多火箭并增加了一个新轮子。但这一次的试验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在图片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最后,在做了大量调整之后,他们准备当着海军官员、科学家和记者的面进行试验,结果我们可想而知。
试验过程中,这个荒谬可笑的东西与预先设想的一样开始向前滚动,但前进姿势实在是不敢恭维,就像是一个刚从酒缸里捞出的荡妇在舞池中跳舞一样。在海军铜管乐队的伴奏下,我们的“大人”还是走了一段直线。但在此之后,它便开始倾斜,抛弃火箭后,车轮开始摇晃分解,最后被炸成碎片。片刻之后,一只走鹃快速飞过试验场,好像是对“大人”粉身碎骨的一种嘲讽。
蝙蝠炸弹
蝙蝠炸弹的想法是由一名美国牙医在上世纪40年代提出来的。根据这位老兄的设想,不管什么武器,只要能够依靠翅膀在夜空中飞行,那它简单就太酷了。但当时的美国总统认为,这无疑是一项可怕的计划。对于任何人来说,这种武器的出现将让夜晚变得不安全。美国政府不希望将小型爆炸物绑在蝙蝠的翅膀上,也没有必要那么做。
具体设想:借助蝙蝠出色的载重能力加之可以悄无声息地潜入建筑物以及类似目标,这项计划可以为军队打造一支由啮齿类动物组成的自杀性炸弹袭击者军团。如果最终成为现实,美军可以把这些动物武器投放到日本。由于蝙蝠成为士兵,研究人员专门为他们研制了小型凝固汽油弹,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可爱”的纵火装置了。一切准备就绪后,飞行员便可驾驶搭载蝙蝠的B-29轰炸机驾临敌方上空进行投放。破晓的时候,它们便会潜入建筑物。在定时器引爆“迷你”炸弹之后,这些勇敢的蝙蝠也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对于这样一种作战手段,我们除了用“疯狂”外还能用什么词可以形容呢?
错误之处:实际上,事情远没有设计者想象的那么简单,当时,一些携带炸弹的蝙蝠被无意中放了出来,并且在空军基地的油箱下面安营扎寨。毫无疑问,如果出现什么意外,整个基地便有可能陷入一片火海。但事实也证明,这些备受诅咒的生灵的确是一种有效武器,因此,很多参与其中的人难免在失望中看到一线曙光。
假定研究人员制造的一颗“蝙蝠炸弹”能够装下1000只以上的蝙蝠,根据他们的估计,一架轰炸机最多时可运送20万只蝙蝠。一旦进行投放,它们便可在夜晚制造令敌人恐怖的火灾。与此同时,最初的试验数据也显示,蝙蝠炸弹在使用上要优于常规燃烧弹。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获得数百万美元经费后,这项不可思议的计划却突然夭折了。原因在于:它的进展速度太慢,而蝙蝠又带有很强的不可预知性。除此之外,参与曼哈顿计划的家伙也一直滔滔不绝地讲述他们的计划更加伟大,声称他们正在研制一种堪称奇迹的炸弹,杀伤力相当于投放100万只蝙蝠,当然,他们说的是原子弹。
以上就是网站小编空城旧忆据网络最新关于“中国最奇异的导弹(中国最神秘的导弹)”报道资料整理发布相关事件细节!转载请注明来
来探秘,本文标题:中国最奇异的导弹(中国最神秘的导弹)
本文地址:
/shijiezhizui/13020.html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世界上最缺货的工厂(最缺工排行榜)
- 热门文章
- 随机tag
-
热岛效应:所在地区气温高于周围地区(人为 紫叶李的果子能吃吗 书香世家打一生肖(书香世家打一精准生肖动 诗仙(李白诗歌非常出色并广泛流传) 《陀螺》课文有鬼(附真实视频) 一个人被pua的5种迹象(情绪操纵) 五行属水的字大全(康熙五行属水的字大全) 弛(弛的意思) 中国最古老最经典宗祠对联(中国最古老最经 行百里者半九十什么生肖(行百里者半九十是 中国最精典笑话(中国笑话大全简短) 中国最繁华边境市场(中国最繁华边境市场是 孔雀开屏是公的还是母的 比巨齿鲨还大的鲨鱼(比巨齿鲨还大的鲨鱼是 播放世界上最真真的(播放世界上最真真的歌 贾迎春怎么死的?孙绍祖如何虐待迎春致死? 世界上最绿色的春天(世界上最绿的绿色) 异性对你有感觉的信号(都中了就大胆表白吧 欣然而至的意思(欣然而立的意思) 中国最露女生图片(穿得最露的女明星) 中国最诚实的老师(中国最讲诚信的人) 妩媚的意思解释(妩媚的意思解释词语) 乾隆通宝一枚多少钱 空中解体(2003年美国航天飞机空中解体